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五味子

人生有百味 得五味足矣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网摘:成品油定价机制重在及时调整  

2011-10-09 11:45:21|  分类: 社会现象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  国家发改委决定自10月9日起,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小调300元。这是自今年8月国际油价暴跌以来,国内首次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下调。中国成品油博弈的复杂环境,决定了更好的选择就是不断地对现有机制进行完善,最终形成一个各方认可、照顾各方利益的相对完善的机制。唯如此,方能理直气壮地回应外界“涨快跌慢”的质疑。

  在决定下调油价的同时,发改委还回应了外界对定价机制改革的关切,指出在不断推进定价改革市场化的前提下,将在现行框架内围绕缩短调价周期,加快调价频率,改进操作方式,以及调整靠挂油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,目前改革思路正在研究论证中,待各方意见基本达成共识后,再择机推出。

  现行定价机制是2008年底推出的,并在2009年5月出台了更为明细的《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》。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,现行体制的最大弊端有三个:

  一是缺乏透明度,目前成品油的定价原则是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,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、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,但具体和哪个国际油价接轨,权重如何,国内平均成本、税收和合理利润又是什么样的大概数字,都从未公开。

  二是每次调价并未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向,与国际市场接轨,现行的22个工作日和4%的波动幅度并不是唯一的参考依据。每次油价上调,总强调考虑通胀及历史原因而没有上调到位,每次油价下调,总强调炼油亏损,因而使得每次调价都难获得民意支持。这说明,考虑的因素太多,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和与国际接轨的大方向并没有坚持。

  三是22个工作日的调整周期过长,其实为国内的石油巨头提供了囤油或左右价格的空间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1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